中国艺术院校大规模扩招以来,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毕业生能力、水平不断遭到质疑。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两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使艺术基础教学日益暴露出众多问题,然而学界近年来对此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什么是艺术基础教学;如何教;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艺术基础教育的对象又是谁?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艺术中国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佐、李木,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共同探讨中国艺术的基础教育话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木教授认为,近几年来,学界对艺术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不同院校、教师对艺术的基础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与具体学科的具体要求形成矛盾是今天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艺术基础教育绝不是教师个人技能的单向传授,而应该是双向的引导与交流,这是需要首先明确与澄清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认为,扩招以来,过去几个老师面对一个学生的条件变为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状况,这对专业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很大挑战。艺术基础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艺术思维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思维与素养,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这就使得引导学生如何看、观察;如何触摸材料;如何体会;如何挖掘各方面感官功能成为这个阶段教育的重点。 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袁佐教授提到了国外艺术院校的视觉艺术基础训练,重视引导学生对组成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常识形成正确认识,对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互融合灵活运用。艺术教育应该上升到美育的范畴,对象不仅是美术院校的学生,更应该是社会范围内的普及。 美术学院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培育专业、优秀的艺术人才,同时还应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引领,支撑全民的文化素养,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嘉宾介绍: 谭平,1960年生于中国承德;1984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获学士学位;1984-1989年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1989-1994年获得德国文化艺术交流奖学金,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2002-200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2003-至今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木,1958年出生于天津。197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2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1986年任教于南开大学,1986-1999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嘉宾主持: 袁佐,毕业于麻省艺术学院 (Massachusetts College of Art) 获BFA及MFA学位。在美国波士顿地区任教、生活二十几年。现为麻省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