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罗工柳和杨筠进入北京。罗工柳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筹建工作。两年后完成了油画《地道战》,这也是他们的处女作。很多年过去了,罗工柳和杨筠没有想到,这幅在技术上并不成熟的《地道战》,却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青年时代的罗工柳,深受鲁迅所倡导新木刻运动的影响,小小木刻刀成了他救亡的武器。1936年,当罗工柳听到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沉痛,而这时,罗工柳还是一名杭州艺专的普通学生。
五十年代以后,罗工柳在艺术风格上则转向“象征性”的绘画语言。油画《前赴后继》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以后的创作中,罗工柳在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中显得更加自信,他开始将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大胆地融会油画之中。
终其一生的艺术求索,罗工柳在艺术的本土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个人经验。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罗工柳在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他的油画代表作:《地道战》和《整风报告》所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罗工柳油画《地道战》